歌仔戲《僑批》再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
歌仔戲《僑批》再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為我省唯一入選項目
記者 林澤貴 蓋宣忠
本報訊 (記者 林澤貴 蓋宣忠) 記者從廈門市文旅局獲悉,在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上周公示的“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名單”上,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作品《僑批》榜上有名。這也是我省唯一入選的項目。
今年9月,國家藝術基金發布《國家藝術基金(一般項目)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申報指南》,面向2019年9月以后通過結項驗收的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項目組織申報評審,選優拔萃,給予滾動資助,最終在125個申報項目中選出17部,包含戲曲6部、話劇4部、舞劇3部、歌劇1部、兒童劇1部、雜技劇1部、皮影戲1部。歌仔戲《僑批》位列其中。
“僑批”指的是海外華僑華人寄回家鄉的信,2013年,“僑批檔案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《世界記憶名錄》。《僑批》由三獲中國戲劇曹禺劇本獎的廈門著名劇作家曾學文創作,這也是他“歌仔戲三部曲”繼《邵江海》和《蝴蝶之戀》后的第三部作品。2018年,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把《僑批》搬上舞臺,生動再現當年閩南華僑華人的這一鄉愁記憶和文化符號。在2019年榮獲第16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、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之后,《僑批》劇組認真研究專家提出的意見,結合劇場觀眾及各方的反映進行二度創作,除了音樂、服裝、舞美全部進行重新設計、調整外,還從人物的詮釋、情感的表達、演員的表演、場面的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細磨細摳,尤其是把“批”與人物命運緊密地交織在一起,與閩南人的群體命運高度結合起來,強化“僑批”的意義,同時增加男女主角情感變化與深度,豐富人物的情感厚度,從“小愛”上升為“大愛”。新版《僑批》被專家贊為“在舞臺美術、作曲、調度等方面都出新出彩,展示了福建省現代戲曲創作的實力”。
“滾動資助項目是對已獲評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項目再選拔、再扶持,《僑批》能夠入選,我們感到非常榮幸。”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主任林德和說,十年磨一戲,《僑批》從首演至今,劇組不斷聽取專家和觀眾意見,對作品進行提升,目前作品人物團圓的情節還不夠飽滿,這會是下一階段提升打磨的重點,“希望能把《僑批》打造成思想精深、藝術精湛、制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”。